环球360

环球360网址抖音老对手悄悄赚了153亿

小编

  快手2024年全年营收达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9.76%,至153.4亿元,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4.快手电商全年1.39万亿GMV(+17.3%),泛货架GMV占比30%,本地生活订单翻倍的战绩,印证了“老铁经济”的含金量。

  5.然而,快手用户价值正在被稀释,商家需要借助AI完成对用户兴趣及内容反馈的精准理解,提高营销效率。

  3月25日下午,快手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快手2024年全年营收达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9.76%,至153.4亿元,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快手的营收来自三个业务板块,占比排序依次为:线上营销服务、环球360官网直播业务以及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除了直播业务同比下降5.1%,其他业务板块均同比增长超20%。

  AI和海外业务作为新的发力点,表现也可圈可点,但短期内还是很难提供增量。尽管可灵AI商业化收入超亿元,但收入相较于研发投入杯水车薪;在巴西市场Kwai用户达到人口规模的30%,海外业务营收增长翻了一倍多,但也只是亏损收窄。

  快手电商全年1.39万亿GMV(+17.3%)、泛货架GMV占比30%、本地生活订单翻倍的战绩,似乎印证了“老铁经济”的含金量,但也难掩快手“刷视频领钱”拉新用户的低效。对商家而言,快手的流量红利还在,但用户价值正在被稀释。

  快手最新财报的亮点,来自已连续实现两年的规模化盈利,以及形成了正循环的AI商业化业务。目前AI大模型的引入不仅优化了快手的传统业务,还加速了新业务增长极的形成。在财报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可灵AI目前是国内商业化变现规模第一的视频生成AI应用。”

  相较于类似产品,可灵确实有竞争优势。字节跳动推出的即梦AI,支持生成3-6秒的短视频,但技术效果和生成时长均不如可灵,阿里通义擅长的是以文生图,视频能力较弱,腾讯混元则在商业化方面进展缓慢。

  在国际头部产品的对决中,可灵也很能打,Google Veo 2技术效果与可灵不相上下但未开放用户端体验,Runway、Pika、Luma AI生成时长较短且画面细节不如可灵真实。

  可灵因为被称为“Sora平替”而引发关注,它也争气地以“每周上线一个新版本”快速迭代,因为看得到产品的技术成长,创作者也会反馈模型生成效果,从而吸引了大量用户留存。

  从财报看,有500万用户使用可灵累计生成超5100万个视频和超1.5亿张图片。除了在生成效果等细节上不断迭代,形成了独立APP的可灵,也完成了商业化突破,累计收入上亿元。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了3000万元,预计可以将短视频内容制作成本降低60%至70%,商家营销成本将大幅减少。在整体生态上,商家借助AI完成对用户兴趣及内容反馈的精准理解,大幅提高营销效率。

  如今AI大模型已覆盖内容生产、商品推荐、物流调度全链路。但这场“效率革命”能否支撑中小商家的长期增长,依旧需要画一个问号。

  尽管可灵与小米、蓝色光标等数千家企业合作达成了B端API服务,平台超300亿条短视频素材训练模型,也为可灵的优化提供了数据壁垒。

  但对于中小商家而言,AI带来的同质化内容激增,也有可能缩短爆款的生命周期。选品算法提高了泛货架的GMV占比,提高了3C数码品类转化率,然而低价策略也导致了客单价同比下滑。

  技术红利未能完全对冲流量增速放缓。如果对比抖音的流量模式,快手是很明显的去中心化流量分发,用户发布的视频会优先触达关注页、同城、兴趣群组等私域场景,在快手上高粘性用户占比自然也更高。

  抖音则更依赖平台推荐,流量集中在热门内容和头部账号,抖音平台更高的用户日均停留时长,也暴露了快手在内容吸引力上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商业变现差异。快手的“老铁经济”通过长期互动形成强社交关系,粉丝复购显著多于公域,适合中小商家,但客单价更低,利润也相对更薄。

  低价爆品战略正中县域消费下怀。通过“低价爆品+高折扣组合”策略,快手平台上黄金、电动车、商超购物等品类GMV同比增长超380%,新线%,精准触达县域用户对性价比的追求。

  性价比背后是供应链的博弈,这一策略也为快手带来大量符合消费降级需求的白牌商家,快手也降低了入驻门槛,“斗金计划”将新商保证金降至500元,使得第四季度动销商家增长25%,但白牌商家也加剧了低价内卷。

  另一发力点则在本地生活业务。在新线城市,快手实现的是“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的目标,通过提供增量渠道,为团购商家触达了其他渠道难以覆盖的“老铁”用户。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业务月均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52.4%。

  变现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6倍。快手在财报中将这一增长归功为,“商业化产品基建的优化,同时平台利用差异化的流量优势,加强了与更多优质本地经营型和线索型商家的合作”。本地生活业务依旧是以提升ROI为目标,通过优化补贴效率和运营效率,运营亏损持续收窄。

  本地生活服务背后万亿市场的吸引力,让无数挑战者尝试分走美团、饿了么的一杯羹。但商家和用户倾向于向大平台靠拢的马太效应,其实没给后来者多少机会。抖音曾经靠着庞大的流量和低价补贴,在2022年达到接近美团一半的市场规模,而那时的快手才开始整合本地生活业务。

  就核心策略而言,美团打的是即时配送+商家资源整合,饿了么联动高德地图聚焦餐饮外卖,二者在一线城市和新线城市都占据了大头。抖音依靠短视频种草和明星KOL引流,针对全域用户完成高渗透,快手则只能靠私域流量和低价爆品,继续抢占下沉市场的本地生活服务。

  2024年Q4快手本地生活订单翻倍,爆发同样也得益于AI驱动的精准推荐。基于可灵AI大模型的用户行为分析,平台将本地生活内容推送准确率提升20%,用户点击转化率提高15%。例如,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观看的餐饮类视频,自动匹配附近商家的限时优惠券。

  但相较于抖音6000亿GMV的本地生活业务,未公布具体收入规模的快手,似乎还处于拉新阶段。即时核销模式下,影院订单暴增,但餐饮品类复购率远低于美团等本地生活类APP。环球360官网尤其是折扣加大的满减券,虽然带来了高核销率,但低客单价、薄利多销的模式本身对商家也是个考验。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DAU)为4.01亿,同比增长4.8%,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7.36亿,同比增长5.0%。但与抖音相比,快手的高净值人群占比更少,这也导致了快手在流量变现效率上的差距。

  作为占比最高的营收业务,2024年快手线亿元。通过AI大模型精准分析用户兴趣标签,优化推荐算法,广告点击率和转化率显著提升,客户出价(eCPM)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线上营销服务中,外循环与内循环双轮驱动,内循环广告主要服务于电商商家,其中中小商家营销消耗同比提升超30%;外循环广告则主要以短剧、小游戏、小说等内容为核心增长点。例如,商业化短剧的营销消耗在Q4同比增长超3倍,短剧用户日均观看超10集的规模达1.46亿。

  2024年,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为371亿元,较2023年的391亿元下降5.1%。快手的“乡镇大舞台”,能对抗抖音明星带货吗?相较于抖音,快手确实缺乏有影响力的破圈主播,在快手看来,这次直播业务收入下降,也是因为公司正努力建设健康及可持续的直播生态系统。

  不过,2024年Q4快手在巴西的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3%。该季度,巴西的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75分钟以上。同季度快手海外整体收入迈了一大步,同比增长52.9%,拉到全年来看,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为47亿元,较2023年的22.84亿元翻了一倍多。

  据新华社报道,快手2017年开始深耕巴西市场,在巴西使用Kwai(快手国际版)的月活用户,能占到巴西人口的30%。巴西市场的电商业务从2023年开启,Kwai成了巴西第一家为网红提供商业模式的平台,为近百万创作者提供了收入,同时也孵化了大量基于Kwai的MCN机构、广告代理和电商商家。

  从数据上看,快手在巴西验证了自身成熟的商业模式,用户可以在Kwai刷短视频或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加购相关商品,在站内就能完成支付和订单追踪。尽管规模不及国内,本地化支付习惯和文化差异也需要商家摸索适应,但被视为蓝海的拉美地区也不失为新的增量机会。而就国内情况来看,商家短期可以通过AI红利降本,抢占泛货架,长期也需要通过私域运营提升复购,规避低价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