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游戏行业抖音经营白皮书》显示,2025年游戏市场预计达到2562亿元,腾讯、网易、三七、贪玩等厂商将发力内容经营。
2.游戏厂商越来越重视版更环节,版更已成为必答题,同时加码布局游戏官号,布局长线.
2、加码布局游戏官号,布局长线、小游戏营销越来越像APP,更需要针对性运营,且一改过去小游戏偏粗放的营销方式;
2024年,无疑是游戏行业里程碑式的一年。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进一步刺激游戏市场(特别是PC端设备更新,以及游戏内容的进一步全民文化地出圈)。同时,AI与游戏的融合、国产游戏的出海热潮、小程序游戏的高速增长、游戏多端发行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增速较2023年的13.95%明显回落。
移动游戏市场增速有所恢复,进入2024年,我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2382.2亿元、同比增长5%。小游戏销售收入达398.4亿元,同比增长99.2%。
从品类来看,当下我国移动游戏品类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趋势较为显著。角色扮演、SLG等重度游戏的份额相较3~5年前有一定程度地减少,泛娱乐类App的出现和爆发瓜分了用户的线上时长。
再来看小游戏,休闲类仍是玩家选择的主要品类,同时,角色扮演、竞技对战类占比超过20%,相较过往有所提升,“手转小”于当下愈发普遍,中/重度玩法产品开始加速进入市场。
具体来看,抖音小游戏,从变现形式维度出发。IAA仍为小游戏的主要变现方式,但近年来混合变现兴起,环球360入口IAP+IAA成为主流模式。
整体而言,行业稳中有增,但增量不多,且多是“头部企业的增量”,2025年,游戏行业增速依然需要谨慎乐观。在这样的态势下,如何获取新增量,仍是关键问题。
DataEye-ADX《2024年国内移动游戏效果广告白皮书》近三年手游APP在投游戏数、在投新游数创三年最低,手游APP处于存量时代,意味着新产品进入市场大规模投放获量难度倍增,以至于项目组对于新品上线愈发谨慎。
此外,小游戏行业快速崛起,对手游APP冲击严重,大量中小厂商转型,甚至一些头部游戏厂商会率先上线小游戏端,再发行APP端。
虽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头部游戏厂商仍能够实现营收水平的同比增长,2024上半年其营收平均同比增长率为3%,增/跌幅最高的企业间差值超80个百分点。
多数企业营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企业 脱颖而出,结合销售费用投入来看,销售费用同比增幅较大的企业于营收水平上多实现增长,二者相关性显著。
提升内容营销能力及投放效率是企业的刚需,特别是种草、口碑、绑定某个标签/心智或者某种情绪(比如民族情绪)。
2024年12月全平台游戏类广告素材投放数量已达243.6万个,环比增长2.5%;相对年中,素材数量已增长近8%。
在竞争突围和降本增效的需求之下,达人内容营销的高跑量能力、心智渗透和长效品牌价值凸显,成为游戏厂商营销重要选择。
《剑与远征:启程》产品首发期通过星广联投充分挖掘高跑量潜力达人和多渠道素材,形成277个创意方向、2500+前置储备素材,充分保障优质内容产出。
此外,厂商通过 “版更事件 + 内容矩阵” 实现用户深耕:《原神》5.3 版本更新,全球收入增长 106%;某古风经营模拟游戏通过开屏弹窗与 “好游风向标” 活动,实现千万曝光与 50 万新增用户。
社交裂变的核心在于 “轻量化内容 + 便捷分享”。例如《蛋仔派对》推出 “一键生成拜年视频” 功能,多数小游戏在游戏结束后弹出 “分享复活” 按钮,用户分享即可获得额外生命值。该类动作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激发分享意愿。
如《贪吃蛇无尽大作战》团队在对用户进行有效分层后,发现固定化的礼包投放并非最优解,反而是在实行根据用户所处游戏阶段展示不同付费内容的策略后,提升了11%的付费率。基于这一调整带来的正反馈,团队后续沿袭了“让用户选择”的原则,迭代出了一套“千人千面”的商业化结构,成功将14日LTV提升了33%。
而《向僵尸开炮》等明星产品善用混合变现模式,将玩家拆分、分层变现,为“0氪、微氪”玩家提供不同付费路径,保证游戏体验。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更多的玩家在版更活动营销下涌入游戏,激活率和回流率分别达到平推期间的3倍、7倍;付费率、消耗水平均在游戏版更期间显著提升。从DAU/收入关键指标来看,版更动作的加入有效拉长游戏生命周期,在常规黄金期后仍可多次达到DAU/收入新峰值。
直播场景成为游戏破圈的 “超级入口”,活动直播增粉效率提升尤为明显,高出日常直播575%、自然UV高出7倍,同时在广告平均消耗提升0.4~10倍的基础上,激活成本能够相对降低20%。
《和平精英》新春直播联动华晨宇等明星,累计曝光4700万次,云玩法“一键上车”实现用户转化率提升6倍。
当然,凭借明星、主播带来的粉丝玩家、新玩家中,究竟多少能成为长期留存的核心玩家,这也考验游戏的初体验,核心是产品留存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利用自动投放技术,将人从繁琐的工作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则依托AIGC等前沿技术,对上传的素材自动诊断并帮助客户生产/优化素材。
DataEye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包括腾讯、天游、露珠、冰川、4399等等厂商都在AI素材投放量倾斜了一定的资源。
某二次元卡牌游戏通过 AI 分析用户画像,自动生成 5000 组差异化素材,根据用户兴趣标签动态匹配 “角色台词 + 场景特效” 组合。《无尽冬日》国内版本利用AI绘图功能,0成本迅速在1周内生产5000+张各种风格的高品质素材,极大满足游戏行业对素材的多元化需求,实现高效跑量。
AI 生成技术正在重塑游戏买量的底层逻辑:通过动态素材生成实现精准触达,借助智能测试优化投放策略,依托场景化植入提升转化效率。
据公开渠道整理,2024年1~11月,我国共有180余款App游戏正式上线运营,相较过审游戏数量来看占比仅为10%左右。同时,更多新游选择延长测试周期,部分高投入产品多选择延期以待后续上线。
虽然游戏行业发展有所向好、政策积极扶持,但面对日趋竞争白热化的行业环境和用户线上时长被进一步瓜分的现实,更多游戏企业主动选择“雪藏”部分产品。相比之下,“老游”通过版更——玩法版更(新玩法/付费改制)、内容版更(代言人/IP)、生态版更(开新服),吸引更多玩家。
2024下半年,App游戏版更大推数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428%;针对版更大推的素材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环比实现倍数级增长。
以《三角洲行动》为例,官方于平台深度运营游戏官号,通过招募、 培育、扶持专注作者打造内容矩阵,在上线半个月后,自培育的生态作者PCU突破3万;以投稿+直播持续吸引内容用户参与投稿和看播,结合平台的高转化效果实现游戏用户规模稳定增长。
抖音小游戏依托 “即点即玩 + 广告变现” 模式快速崛起。新游首发阶段,兼顾跑量与ROI效果。
以此前火爆的《抓大鹅》为例,“摇手机摇出了腱鞘炎和麒麟臂”、“颠勺小技巧”和“抓大鹅摇了”等一系列热梗在抖音平台迅速出圈。加上了“当代大学生精神状态”等话题的辅助,摇手机这个动作与《抓大鹅》实现了强关联,环球360入口迅速引发了大学生乃至更多年轻人的集体模仿。
除了话题传播之外,《抓大鹅》还拥有每日游玩限制。如果玩家想继续游玩,就需要将游戏分享出去,进而实现游戏次数的解锁。这样的机制对于游戏的裂变和传播是有极大帮助的。
同时,平台不断完善的基建和推荐机制,话题榜单、话题挑战赛等玩法,都能助力小游戏凭借优质内容出圈,打造大声量事件营销。
2024年,《黑神话:悟空》显著提振了国内端游、主机市场的信心。端游重内容、重玩法、强竞技等特点与短视频、直播的传播形式天然适配。
《黑神话:悟空》的玩法更强调“互动”,发起“直播首通大赛”,玩家在直播过程中通关,可以获得对应奖金,刺激用户从观看转向下载。
以《永劫无间》端游为例, 在2024年深化内容经营合作,攻略资讯、游戏实况及衍生二创等内容生态翻倍提升。